克强哥 专“克”垃圾
这就是这两个月来各省疯狂一刀切的主要原因。
重点排污单位自行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测的手工比对,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监测数据完整有效。排污单位存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环境保护部门、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依法安装使用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定期检定或校准,保证正常运行,并公开自动监测结果。对弄虚作假问题突出的市(地、州、盟),环境保护部或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可公开约谈其政府负责人,责成当地政府查处和整改。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结合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研究解决环境监测发展改革、机构队伍建设等问题,保障监测业务用房、业务用车和工作经费。(八)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接受,并在规定期限内书面通知环境保护部门是否立案。
探索建立环境监测人员数据弄虚作假从业禁止制度。为切实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现提出如下意见。无聊的时候我都采集居住地自来水自己检测玩儿。
这类企业一年的盈利也就够老板全家过活,还都紧巴巴的,怎么可能有多余的利润去支持他们治污?对这类企业,根本不存在如何监管一说。宣传已经到了这个份儿上了,你难道指望着市环保局那几十口子挨家挨户上门宣讲?这两年以来地方官员因环保问题约谈、警告、处分、丢官甚至坐牢的新闻层出不穷。他们能够生存下来,依靠的就是安全、卫生、环保、税务方面的零成本,以及对员工福利的疯狂剥削和低劣的产品质量,用极低的价格搞劣币驱逐良币那一套。但是4月环保部28个督查组近6000人在河北与河南两省的大规模督查行动中发现,执行情况非常糟糕。
现在一些网友讽刺严打抓小放大,不是因为环保部真的不敢动大型企业,而是因为大多数大型企业政治敏感度高,早在去年就把该补的手续补齐了。环保竣工验收才能够证明你的确落实了相关环保工程与设备的建设。
真正两断三清(永久性断水断电清设备清原料清产品)的,是那些小作坊。我上面提到过了,首先从法律角度来说停产整顿是所有污染企业治污的必然流程;其次去年一年的时间都可以不停产的,但是都不当回事儿。而且像日照、菏泽这种没有明确支柱产业的地方,怎么办?就因为我没有GDP中占大头的支柱产业,我就得全关?凭什么?所以大家都在呼吁人性化管理,可人性化不是那么好搞的。为什么对这些小作坊赶尽杀绝?因为这些小作坊,既没有自己上马环保设备的能力,也没有迁入工业区的能力,他们只能窝在城乡结合部甚至农村里,守着一个百十平米的小院子,在安全、消防和环保措施完全不达标甚至干脆没有(撑死了放俩小规格灭火器),拒绝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并保证员工合法权益,且产品质量毫无保证的情况下,进行生产。
新环保法自2011年开始修改,来自各方面的阻力非常大,中间经历了2次意见公开征集、3次草案修改、4次人大审议,直到2014年4月才在人大表决通过,于2015年1月正式实施。从这点来说,这次针对这些企业的大规模一刀切关停,是错误的。或者说得残酷一些,环保可以不顾个别人的死活,但不能不顾多数人的死活。杀鸡儆猴两年半了,鸡杀得血流成河,但是猴不领情,这个谁都没辙。
即便如此,政府也给大型企业留出了半年的自检整改时间,真正的大规模严打是从下半年开始的。危废的范围非常广,各位可以直接百度。
另一个问题有个匿名答主提出可以先警告罚款,然后再关停。等报告递上去了,你们再复工。
我知道这话很难听,但我个人认为我说的是事实。大家对这次环保专项行动的争议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1、步子迈得太大,没有缓冲时间,不人性化;2、一刀切现象严重,不合理;3、很多貌似没什么污染的行业也受到波及了,不理解。毕竟国家与社会的运转,其标尺不是绝对的正义,而是多数人的利益。这种情况被发现了,也要停产整顿。当然我个人认可一个观点:环保不能不顾人的死活。平时一个个说起来都是拍手叫好。
你说关还是不关?博山的陶瓷产业不关的话,济南的陶瓷产业关不关?临沂的板材产业不关的话,烟台的板材产业关不关?德州的太阳能产业不关的话,聊城的太阳能产业关不关?就因为他的某一产业占比比我高,就他不关我关?你这么厚此薄彼,我行政区内的从业人员就不是人了?总不能各地的支柱产业都可以不关,都可以慢慢来。环保部没辙了,只能退让一步:允许地方政府在不影响市民正常生活的原则下,获得有限的自由裁量权。
但是从从业见闻和日常直觉来看,我个人不相信这是因为自己运气差,虽然我斗地主拿牌的运气的确很糟糕。就我个人而言,我不觉得这次步子迈得大。
你要说自己忙着养家糊口不看电视不订报纸不上网与世隔绝了,那只能对不起了,不知法不是违法的理由。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这样的:之前几十年都放任自流,突然就强行关停了,一点余地都没有。
这次严打是只停产整顿,不追刑责,如果觉得这都算步子大,那我就真的不知道环保该怎么做下去了,干脆取缔环保部废除环保法得了。物价波动,物价部门不愿意;税收减少,税务部门不愿意;大规模失业,社会保障部门不愿意;产业发展受影响,农业部、工信部和住建部不愿意。02关于一刀切的质疑。但是地方政府也觉得委屈也有自己的立场:必须考虑大规模环保整顿导致的物价波动、社会动荡和民怨沸腾
实施该标准有利于强化固体废物的管理,将有效阻止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不合法利用,减少环境风险。固体废物鉴别是危险废物鉴别的前提,在危险废物鉴别之前,首先必须进行固体废物鉴别,如果一个物质不属于固体废物,那么它就不属于危险废物。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的鉴别、固体废物的分类、有专用固体废物鉴别标准的物质的固体废物鉴别。第4部分明确了不作为液态废物管理的物质以及作为固体废物管理的液态废物与废水的区分标准。
5问:实施标准的环境效益是什么?答:本标准在现行《导则》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固体废物的判定原则、程序和方法。实施标准将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1)标准实施有利于危险废物的鉴别。
因此,为了统一各个检验机构或鉴别机构鉴别固体废物的尺度,保证鉴别质量和鉴别结果的公正和可靠,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联合发布《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 34330-2017)。三是对以固体废物为原料生产的产物属性缺乏明确的判断规则,有的企业更是为了逃避监管,将应按照固体废物或危险废物管理的处理产物作为产品出售,存在新的污染环境风险。随着固体废物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鉴别机构鉴别的固体废物种类越来越多,现行《导则》鉴别应用中逐渐显现出诸多弊端,难以满足当前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判定规则过于笼统,操作性不强。通过固体废物范围(产生来源)建立的判定规则相对笼统,没有列出具体的固体废物种类,不同鉴别机构对鉴别规则理解存在差异,导致不同鉴别机构对同一物质得出不同结论的情况时有发生。
(2)标准实施有利于进口废物管理。1问:为什么制订本标准?固体废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固体废物鉴别是确定固体废物和非固体废物管理界限的方法和手段,是各级环保部门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
(3)实施标准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固体废物管理对象。(4)实施本标准可促进固体废物资源化再生和生态循环技术的发展,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效率,使其向综合利用产品转换更通畅。
第3部分明确了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物质种类。促使高炉渣、钢渣、粉煤灰、锅炉渣、煤矸石、尾矿等固体废物作为建材原料使用,减少堆存量。